他是辅警“活雷锋”,也是爱心公益协会会长
他从小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以雷锋为榜样,把助人为乐当日常;
他牵头成立涟水县爱心公益协会,数年如一日,热心公益,用爱心撑起一片艳阳天。
他就是江苏省涟水县爱心公益协会会长、涟水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辅警缪成俊。


从事公益以来,缪成俊扶危济困、热心助人。短短4年来,他以个人名义为涟水贫困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群体,累计捐款3万余元,捐赠冬季衣物600余件、学习用品500余套。

自2010年从事辅警工作以来,缪成俊始终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于心,并延伸至工作的“八小时外”。
因工作缘故,缪成俊在日常走访中结识了不少贫苦家庭,有患罕见病的孩子、孤苦无依的老人、社会弱势群体,从那时起,他内心就播下了“做点什么”的种子。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启了缪成俊的爱心帮扶之旅。
“有一次在手机上看到一个公益视频,内心很震撼,后来想着涟水是不是也有需要帮助的人。”当他把这个想法讲给妻子和家人时,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小儿子更是把装压岁钱的储蓄罐交给缪成俊。
缪成俊开始试着联系在民政部门工作的朋友,并通过他们认识了黄营镇李圩村的孤儿刘同学。因为父母早亡,刘同学平日里只有一位堂叔代为照看。
“当时我就想着先去看看,可一见面,才发现孩子的生活条件一般,堂叔经济拮据还有自己的儿女,对孩子又能顾得了多少。”于是,刘同学成为缪成俊帮扶的第一个对象,也成为后来爱心公益协会一直帮扶的一员。
“初次去,我也没经验,就给了孩子500块钱。”为了让孩子吃得好点,缪成俊将工资的一半给了这个家庭。后来,每逢年节,缪成俊都会购买生活用品去看望,对孩子也是视同己出,不仅从物质上资助,更多的是给予一份父爱的呵护。
缪成俊收入并不丰厚,但他坚持不懈地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多年积累的公安工作经验,无偿地为他人提供帮助、传递爱心。

在缪成俊帮扶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很多跟他一样热心助人、志同道合的人,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的公益之路。
随着帮扶的人越来越多,参与帮扶的队伍也逐渐壮大,缪成俊就有了成立一个公益组织,把爱心事业做好做规范的想法。
说做就做, 2020年,缪成俊牵头向相关部门提交组建“涟水县爱心公益协会”的申请,后获得批准。
“组建了公益协会后,逢年过节我们会有组织地去看望社区内的贫困户、特殊家庭,虽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但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缪成俊说。
现如今,在缪成俊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公安民警、辅警和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队伍中来,目前已有爱心志愿者500余名,公益活动范围也由当初的扶困发展到了敬老、助学、救援、宣传、抗疫等多个公益项目。
缪成俊(左三)与志愿者们一起帮扶留守儿童。
“小徐同学,我们来看你啦!最近身体还好吗?”日前,缪成俊带领他的爱心公益协会志愿者,再次来到涟城街道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儿童行动,为患有“蝴蝶宝贝”罕见病的小徐带来了米、油等慰问品以及慰问金。民警志愿者朱欢欢还将连夜写好的一封鼓励信及自己女儿积攒下来的零花钱,送给了从出生就一直待在轮椅上小徐。
“协会志愿者先后走访看望450多名残疾困难儿童、老人,累计发放慰问金45万余元。” 缪成俊说。

“多亏了‘淮浦一家人’调解室,我们才化解了家里的矛盾。”2月13日,淮浦社区居民刘大爷老两口特地来到“淮浦一家人”爱心调解室室表示感谢。
原来,社区的刘大爷和老伴儿因房产归属起了争执,老两口怄气了几日,刘大爷实在没办法,便来到社区爱心调解室倾诉起家里的琐事。正在调解室值班的缪成俊一边劝慰刘大爷,一边找到其老伴儿进行调解。最终,老两口和好如初。
2022年,在缪成俊牵头下,涟水县爱心公益协会与淮浦路社区合作,成立“淮浦一家人”邻里矛盾爱心调解室,积极配合社区进行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化解,为社区居民架起一座爱的桥梁。

缪成俊一行为一线工作人员送去物资。
如何才能把协会的作用发挥到实处?缪成俊不断思考,努力探索发展模式。如今,在缪成俊和协会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志愿服务也成为协会的一大特色。
3年来,缪成俊运用自己的专长和爱心,带领协会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尽最大的努力。
每逢中高考,缪成俊总会提前策划,带领协会在全县率先发起“护考”行动,动员百余名志愿者分赴涟水县各个考点,义务为考生提供矿泉水、降暑药、文具等。
“我们将继续行进爱的道路上,进一步发扬雷锋精神。”缪成俊表示,自己将继续带领协会全体成员当好慈善事业的行动者,做好爱心奉献的传播者。
- 2021-12-22
- 2020-01-30
- 2021-06-26
- 2020-02-25
- 2020-03-22
- 2020-01-02
- 2021-07-28
- 2020-04-07
- 2019-12-29
-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