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大数据破解检察监督盲点
在数字化时代,法律监督工作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检察作为推动法律监督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检察机关提升办案质效的关键。
近年来,南宁市检察机关践行“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理念,通过数字赋能,实现从个别、偶发、被动、人工监督,转变为全面、系统、主动、智能监督,持续推动数字检察战略向纵深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建有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63个,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共发现推送监督线索2221条,目前已核查线索转化成案330件,数字检察提速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1、精准查漏强监督
“我们在履职中发现,部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因涉嫌刑事犯罪,戒毒人员从强制隔离戒毒所转至看守所羁押,在刑罚执行完毕后,部分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期限未满也不回强制戒毒所,导致部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现脱管现象。”日前,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告诉记者。
因强制隔离戒毒与刑事强制措施之间缺乏有机衔接与监督,致使剩余强制隔离戒毒期限得不到继续执行,给社会埋下隐患。
面对这个问题,如果检察官采取传统办案方式,只能通过人工查阅台账方式进行监督,费时费力,准确率还无法保障。为此,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探索构建刑满释放人员未继续强制隔离戒毒监督的大数据模型,通过向相关单位调取强制隔离戒毒基础数据,再将数据与检察机关办案数据比对,批量筛选出刑满释放日期早于强制隔离戒毒终止日期的案件及人员信息,进一步核实刑满释放后应当继续强制隔离戒毒但并未强制隔离戒毒处于脱管状态人员。
随后,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将刑满释放但未满强制隔离戒毒期限的吸毒人员投送强制隔离戒毒所。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开展全面排查梳理。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持续关注和跟踪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并与强制隔离戒毒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建立沟通联络、协作配合、信息共享、检举申诉等机制,达成加强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执法与检察监督衔接配合的共识。
“我们通过数字检察,以个案办理带动类案监督,针对在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薄弱点和风险点,精细化推进一案多查、融合履职。”南宁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表示,这样能较好地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
不久前,邕宁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周某强奸案时,发现被害人梁某某是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相关单位却未向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报告这一情况。
根据筛查的线索,武鸣区人民检察院向武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对相关主体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对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治理。
- 2021-12-22
- 2021-06-26
- 2020-01-30
- 2020-02-25
- 2020-03-22
- 2021-07-28
- 2020-04-07
- 2020-01-02
- 2019-12-29
-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