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法院坚持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充分发挥司法建议“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的社会治理作用,从发出防范治理娱乐场所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司法建议的提出者,到司法建议的落实监督者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共建者,精准助力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预防和治理。
深挖源头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强化理念转变,聚焦做优做实“抓前端、治未病”理念,认真贯彻最高法《关于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及省市法院工作要求,积极转变就案办案、被动司法的传统观念,将司法建议工作作为人民法院延伸审判职能、助推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有效实现涉未案件“办理与治理”的有机统一。
强化问题导向,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防治,坚持在个案办理、类案分析中“溯源”,全面加强对涉未案件特点、态势、规律的分析研判,从近三年办理的15件涉未案件犯罪类型、案件成因、作案手段、案发场所等方面,梳理发现问题,深入挖掘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工作疏漏、制度缺失和风险隐患,确保司法建议“建在点上、议在实处”。
强化对症施策,聚焦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新情况、新态势,针对未成年人在KTV等娱乐场所参与“有偿陪侍”服务活动案件有所增长的现象,通过审判数据分析、实地调查、调研座谈等方式深入调查,对制发司法建议的必要性、针对性进行科学研判后,向公安机关发出防范治理娱乐场所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司法建议书,从加强防范治理、加强宣传教育、深化治理成效三方面“对症下药”,切实提升司法建议精准度和可执行性。
坚持共商共建,确保“有谏有纳”
强化沟通联络,畅通“发前沟通”渠道。在发出司法建议书前,积极与公安机关进行座谈交流、会商研讨,阐明制发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的目的、意义、初步内容,明确反馈时间及要求,切实消除被建议单位的抵触情绪和后顾之忧,为推动后期问题有效解决奠定良好基础。
强化跟踪问效,做实“发后跟踪”工作。司法建议发出后,动态跟进司法建议的反馈和落实情况,通过电话沟通、主动上门回访、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了解公安机关的落实情况和司法需求,第一时间共同探讨、沟通解决问题,及时接受公安机关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问题共识、建议共认、整改共治。
强化良性互动,收到司法建议后,区公安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相关警种仔细研究分析,积极采取有效落实措施,于10日内进行了详细的书面回复,并作出具体的落实整改工作方案,通过迅速响应、高效协作,合力开拓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形成有“谏”有“纳”的良性互动。
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掷地有声”
强化效果导向,针对部分娱乐场所利用未成年人牟利、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乱象,区公安局以动态研判排查、坚持以打促管、推动联动共治、健全工作机制“四步法”,加强对辖区娱乐场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问题的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有效管控风险隐患,让司法建议有回音、见实效。
强化联调联动,持续加强与辖区公安、文旅、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的协同配合,将保护未成年人的端口前移,依法对KTV、酒吧等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招用未成年人、有偿陪侍等行为,开展专项检查2次,检查相关场所14家,组织行业场所法人经理、从业人员签订责任书,有力监督相关营业场所严格落实“五必须”等制度,推动司法建议所涉突出问题落实整改到位。
强化长治长效,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案件提示通报机制、推进未成年人犯罪源头治理、深化“线上+线下”未成年人普法宣传等举措,定期通报、发布娱乐场所违反法律规定接纳未成年人或组织未成年人有偿陪侍等典型案例,一体推进预防教育、依法打击、联动整治,以司法保护“小支点”凝聚社会共治“大力量”,为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和社会环境。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刘晨辰)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