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车辆查询

《文化法学》读者交流会举行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物《文化法学》读者交流会在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会场举行。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和读书藏书爱好者参加了交流座谈。

 IMG_256

《文化法学》的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杨利华及其学生赵可心、孙雪静、张想、陈方家分享了《文化法学》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探讨了在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文化法的发展与使命。

杨利华表示,文化法治作为文化建设的保障性工程,从顶层设计、立法构建到学理研究,得到了充分的关注。2023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首次提出要加强文化法学等学科建设。文化法学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在文化法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历史进程中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文化法学在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文化法学》一书正是在此背景下创作而成,并入选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公布的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IMG_257

据杨利华介绍,《文化法学》以文化强国建设为出发点,从上编文化法总论以及下编文化法分论两部分,系统全面地针对文化领域法治建设进行研究,并力求以此为我国文化法治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方案。上编尝试以领域法的视角对新时代文化法治建设的具体规则予以明晰, 在厘清新时代文化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 梳理出文化法治体系运行的基本原则。下编基于文化法治体系中文化资源保护法、文化成果权益调整法、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市场监管法、公共文化服务法的价值目标、核心范畴、基本理念、具体实施措施等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探明文化法的具体构成及未来发展方向。

在本书中负责文化资源保护法部分的赵可心提出,文化资源的保护不仅需要政府等公共机构的积极投入参与,还应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

在本书中负责文化产业促进法部分的张想表示,文化产业促进法是回答“新时代文化产业促进什么、如何促进”的法律。他认为,文化产业不仅有经济属性,更突出的特性是其文化价值,文化产业促进法应遵循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原则,以保障文化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在本书中负责文化市场监管法部分的孙雪静表示,现代文化市场的有序运行以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市场监管。她认为,整合现有规定成为统一的法律就可以作为文化市场监管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在本书中负责公共文化服务法部分的陈方家表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迎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挑战,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行更加细致和深入的研究。

最后,杨利华提出,文化法是协调多元文化关系的法律体系,主体广泛、客体多样,在构建文化法治体系时不仅要立足于我国国情,更要契合国际文化态势,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适应技术发展环境,抓住技术促进文化发展的机遇,相信《文化法学》的出版能够为我国文化法治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方案。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3月7日
浏览量:10280
首页    “警察与法治”研究中心    法治书香    《文化法学》读者交流会举行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