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清水公安:特色“产业警务”赋能乡村富美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温家玉 通讯员裴利锋)春节过后,走进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汉麻原料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上劳作着,上捆、切麻、喂入、接麻、梳麻……一捋捋麻纤维翻滚而出。
山门镇立足传统种植优势,精心培育壮大汉麻产业,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成为远近有名的“汉麻镇”。清水县公安局山门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能,深耕细作“产业警务”,全面开启警务前置、关口前移、服务前倾“三前模式”,常态化开展安全巡防、隐患排查、反诈宣传、打击犯罪等,将警务触角延伸至全产业链,全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警务前置,平安可触
“汉麻产业是山门镇的支柱产业,更是广大种植户的‘钱袋子’,服务保障特色产业发展是派出所的主要职责,我们在村组和企业都有民警全天候驻守服务,方便大家遇到事情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处置。”山门派出所负责人邹福弟介绍。
在山门镇汉麻产业发展千帆竞发的“黄金路”上,田间纠纷、损害赔偿、劳务薪资、经济纠纷等矛盾纠纷日益增加,甚至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这块“香饽饽”,偷盗、诈骗等案件也时有发生。山门派出所坚持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紧盯汉麻种植、丰收、销售、生产等全产业链的矛盾纠纷和民生小案,整合数据资源,搭建模型平台,实时智能分析,实地排摸化解,精准侦破案件,全环节守护汉麻产业发展。同时,山门派出所坚持警务前置,在汉麻种植村组成立一对一的“驻村民辅警”队伍,在汉麻加工企业建立“护航警官”制度,为广大种植户和企业提供坚实依靠。
2月21日,山门镇高桥村的张大爷种植的3亩汉麻,被村民李某强以4400元的价格代收,至今未付收购款,多次催要未果。驻村民警得知情况后,到张大爷家里安抚其情绪后,立即与李某强取得联系。三天后,李某某主动将欠款拿到了张大爷家里。
关口前移,安全可防
“汉麻地里的农具我晚上从来不拿回家,丰收时节也不需要看护了,现在偷盗事件很少发生,我放心得很!”正在汉麻地忙碌的山门村村民高某祥笑着说道。
随着汉麻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事汉麻种植、销售、原材料加工、电子商务等行业的人数也逐渐增加。山门派出所将警务关口前移,创新应用“警企联动、网格联防、智慧联巡”的巡防模式,建立多元协同护航模式,驻村民辅警和“企业警长”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力维护田间地头、企业周边治安秩序,有效预防各类违法犯罪发生。
山门镇马堡村村民马某平向驻村民警反映称,他家种植的汉麻被田某的牛踩踏了,造成经济损失,双方因赔偿问题争执不下。民警来到田间,分析矛盾源头,明晰利害关系,积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经过民警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各退一步,达成赔偿协议,握手言和,避免了矛盾升级。
服务前倾,护航可见
近年来,汉麻产业从业人员面临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随之增加。山门派出所组织民警多次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向群众剖析真实案例、播放反诈视频、发放宣传资料,大力提升群众防诈意识。
同时,各个企业也加入反诈行列,加大支持力度,民警和群众开展互动答题时,群众可获赠印有反诈知识的“麻鞋”,这种“反诈鞋”的宣传模式不仅营造了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清水的汉麻产品,可谓反诈、产品宣传“双丰收”。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 2021-12-22
- 2021-06-26
- 2020-01-30
- 2020-02-25
- 2020-03-22
- 2020-01-02
- 2021-07-28
- 2020-04-07
- 2019-12-29
-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