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车辆查询

起底电影票服务费消费陷阱

 

在线上购买两张IMAX票,共支付179.8元,价格明细写明服务费3元/张,现场取票后,票面价格为45元,服务费高达47.9元,服务费竟然比票价还高。

 

线上买了两张电影票,票价为59元/张,但纸质票显示一张票价为38元,服务费居然高达21元。

 

随着近期电影市场持续走热,消费者在观影时遭遇的“隐性消费”再度成为话题,服务费成为其中吐槽的“重灾区”。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多位消费者通过讲述他们的购票经历,表达了对收取电影票服务费等额外费用合理性的质疑。

 

线上购电影票暗藏服务费

 

“2月15日,我通过淘宝电影购买了两张《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电影票,总共支付了91.82元。然而,观影结束后,却发现电影票根的票面金额仅为35元/张,且服务费标注为0元。”贵州省贵阳市的王露(化名)回忆着最近的一次购票经历,这意味着,他实际支付的金额比票面金额多了21.82元,而且在订票过程中并未被明确告知存在这笔额外费用。

 

“多花费的21.82元去了哪里?”带着疑问,王露向黑猫投诉及12315热线进行了投诉,要求商家退还这笔额外收取的费用并补齐相应的发票。随后,购票平台工作人员联系王露退还了该笔费用,但对多收取的“究竟是什么费”未进行过多解释。

 

王露的遭遇并非个例,多位消费者向《法治周末》记者反映,购买电影票时,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额外收取了名为服务费或影厅服务费的费用,这些费用既未在购票页面明示服务内容,在观影过程中也未感受到相应服务的提升。

 

记者在网络购票平台上观察到,诸如淘票票、猫眼、大众点评等第三方应用程序,在结算时都会向用户加收3元至5元不等的服务费。同时,万达电影、CGV影城等电影院线的官方小程序也存在类似的服务费收取情况。除了第三方平台之外,一些影院还会额外收取影厅服务费,即便是普通厅也会收取这一费用。

 

猫眼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网络购票会涉及售票系统技术费,网络售票管理费等,也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才会收取相关费用。淘票票在其在线购票服务费说明中指出,服务费是“由淘票票收取的平台服务费、代为收取的影院票务系统提供商等合作服务商以及影院院线方共同收取的服务维护费用”。

 

3月11日,记者在淘宝电影购票平台上购买了一张电影票,票价显示为44.9元。付款时出现特价出票(30分钟内出票)、优选出票(15分钟内出票)、淘票票(极速出票)三种选项,但付款界面上并未明确提及会收取服务费或其他额外费用。当天,记者在电影院取票后发现,电影票根显示票价为41.9元,另外收取了3元网络代售费。

 

“为何在线上购票平台的付款界面上没有明确标明这3元的网络代售费,而在出票时却出现了这项费用。”在记者询问时,电影院工作人员解释“这可能是跳转到第三方购票平台时由该平台收取的费用”。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消费者支付了款项后,经营者应该出具相应的消费凭证,如果实际收费与票面金额不符,可能涉及多收费、乱收费等问题,甚至可能涉嫌偷税漏税。

 

北京市兰台(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红梅表示,如果影院或者售卖过程中有虚假宣传、欺诈性误导消费者在陷入错误认识中支付费用的,有可能成立欺诈。

 

服务费收费标准不一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搜索发现,关于“电影票服务费”的投诉达近500条,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费过高、票面金额与付款价格不一致、普通厅被收取服务费、未明确收取服务费等问题。

 

“影院在提供服务时,比如,提供实时的座位、票务信息等,需要投入技术和人工成本,因此适当收取费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关键是,要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做到明码标价,不能通过价格误导手段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陈音江告诉记者。

 

记者调查发现,电影票服务费的收费标准不一,包括同一个影厅不同场次收取的服务费不同,同一部电影在不同影厅收取的服务费不同,同一部电影同一个影厅在不同购票平台收取的服务费不同等。

 

以河南省洛阳市某万达影城的“口味王-2号厅(普通厅)”为例,通过淘票票订票,3月10日,该厅于17:05放映的《海绵宝宝:皮老板大电影》,电影服务费为6.9元/张;于18:50、20:50放映的《天堂旅行团》,电影服务费均为7.9元/张;于22:45放映的《天堂旅行团》,电影服务费又变回6.9元/张。

 

在20:50放映的《天堂旅行团》场次中,靠中央的绿色优选区和靠边缘的蓝色普通区票价均为39.9元/张,最边缘的橘色特惠区(只有两个座位)票价为35.9元/张。其中,绿色区和蓝色区的服务费均为7.9元/张,橘色区服务费为5元/张。

 

在该万达影城,3月11日,淘票票显示《哪吒之魔童闹海》共排片17场,其中12场收取的服务费为6元/张、5场电影收取的服务费为7元/张。而以《天堂旅行团》为例,猫眼显示的服务费与淘票票的也不相同,上述厅于3月10日18:50、20:50及22:45放映的三场电影,猫眼显示的电影服务费均为5元/张。

 

对于电影票服务费收费标准不一的现象,记者咨询了淘票票客服人员,其表示:“平台收取2元/张或3元/张的服务费,剩余是影院那边收取,对于多少是影院收取多少是平台收取没有详细注明,总体是包含在票价里面的。”这意味着,服务费包含平台服务费+影院服务费。

 

该客服人员进一步解释,不同影厅服务费不一样,此外,可能影院存在分区定价,选座页面不同颜色座位票价不同,不同场次票价不同,“服务费是影院那边设置,具体建议您可以咨询一下影院”。

 

记者也通过电话联系了该万达影城,其工作人员则表示,“是由第三方平台收取的服务费”。

 

陈音江认为,对于电影票服务费的收费标准不一,这主要是差异化的经营策略,不同的商家有不同的定价权,关键还是要明码标价,不能制定不公平、不合理的收费标准。同时,行业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服务费的收取方式及收费标准应当以明示方式告知消费者,消费者有权利清楚知悉消费构成。否则,收取标准不一、方式不同,产生争议后可能会导致合同纠纷,引发诉讼。”徐红梅表示。

 

普通影厅收取高额服务费

 

早在2015年7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发布的《电影票务营销销售规范》就规定,电商所售出的电影票,应在票面上分别明示电影票和服务费的价格。4D影厅、VIP影厅的票价、服务费需经发行方与放映方通过合同确定,合理定价,并向观众明示。其他服务费、小卖等费用需单独出具票证。

 

2020年1月,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VIP厅设置及VIP厅服务费收取标准等事项的通知》,规定VIP厅服务费收取不能超过票价的10%。 

 

然而,直到现在,一些电影院在普通影厅同样加收服务费,甚至服务费等额外费用也远超票价的10%。

 

2月4日,河南省洛阳市的王远(化名)在线上购票平台购买了3张电影票,共花费了263.7元。但在电影院取票后才发现,电影票的票面价格为63.9元/张,每张电影票额外收取了5元的服务费和19元的影厅服务费。

 

“影厅服务费通常不是只在VIP厅或特殊厅才会收取吗?而我购买的是普通厅的电影票。”更让王远困惑的是,在看完电影的第二天,他再次查看同一影厅的购票信息时,发现并没有收取服务费。

 

徐红梅表示,消费者如果对服务费不认可也不接受的,可以向售票平台客服进行咨询,要求提供服务费的具体构成,如果不能给出合理解释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维权。

 

徐红梅还建议,售票平台或者出售窗口等收取的服务费都一并折算在电影票本身的价值中,不再另外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哪怕由第三方机构代销,也统一由电影票根的价款中统一分配。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统一市场乱象行为,还可以让消费者舒心、放心地进行观影。

 

“行业的经营者应该遵守相关规定。如果违反,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行政监管手段,比如,约谈、责令整改等。”陈音江指出,但关键在于,这些规定要落到实处,要有人去执行,如果不执行,那就得有惩罚措施。(来源:《法治周末》吕静 王京仔

 

发布时间:2025年3月17日
浏览量:10280
首页    “警魂”诗书画院    文化动态    起底电影票服务费消费陷阱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