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破”为“生”,企业活了!
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让我们一起推动更高水平的法治东莞建设,让良法善治绘就莞邑大地的幸福底色。
车间内,机器轰隆隆地运转着,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有条不紊地加工、组装、包装……
“好多工人都回来啦!现在公司已经恢复运转,订单也逐渐多了起来,这可都得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公司都已经倒闭了!”
近日,望着井然有序的生产车间,东莞某机械公司负责人欣喜地向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常平法庭法官及法官助理分享好消息。
然而几个月前这家公司还深陷经营困境一度濒临破产东莞第三法院常平法庭究竟是如何让企业重新“活”了?
某机械公司是一家经营了7年的小微企业,主要生产、销售机械配件、自动化设备底板等,收益一向不错,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经过进一步调查,周法官发现机械公司作为被告人的案件共有12件,包含劳动争议、买卖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等。如果不尽早处理,该公司将会被更多诉累缠身,破产近在眼前。
“我们工资都被拖欠很久了,公司怎么保证接单后还可以给我们发工资?”
“工人上班有工资发,那我们供货商的钱怎么解决,我们也等着用钱啊!”
第一轮调解的现场,工人和供货商们就像炸开了锅,纷纷提出质疑,最终因各方分歧较大,以失败告终。
在之后的时间里,周法官与助理“双线发力”,多次通过电话、现场沟通等方式分别与工人和供应商解释,各债权人才消除抵触情绪,提出愿意与机械公司面对面商量和解协议,各方约定了10月29日晚开展第二次调解。
为了增强各债权人的信心,在第二次调解现场,机械公司分析了其潜在的盈利能力,周法官顺势而上提议机械公司定期公开财务状况和生产进度,该建议获得了各债权人一致认可。
在周法官与助理一次次真诚的沟通下,工人和供应商均作出了让步,决定放弃经济补偿金、违约金、利息等费用。
最终,大部分工人同意回公司上班,机械公司与工人达成和解协议,由公司先凑齐一个月的工资偿还工人,剩余的则在今年内分期付清。各供应商则同意将还款期限挪到明年,并在机械公司恢复生产初期降低催款频率。
目前,机械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已逐渐好转,并按照还款协议在一个月内偿还了工人的部分工资。
这起案件的妥善化解,是东莞第三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护航企业更好发展的一个缩影。
- 2021-12-22
- 2020-01-30
- 2021-06-26
- 2020-02-25
- 2020-03-22
- 2020-01-02
- 2021-07-28
- 2020-04-07
- 2019-12-29
-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