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志:要在将来“鱼”多的地方提前打窝
光石法学苑:您是如何确定选择法律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的?有哪些人或事件对您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前几年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调侃说,“谈初心和始终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不存在所谓的初心,始是误打误撞,终则身不由己。”我说的其实是自己。
光石法学苑:您是如何快速实现从法学生到职业法律人的角色转变的?觉得这一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当一位青年律师发展进入瓶颈期,如何缓解成长焦虑?
我有一条经验是,遇到困境反复思考仍然找不到出路时,就出去走走,参加各种活动,找各种人聊天,听听别人怎么说的,聊着聊着也许就找到了思路,发现了机会。
还有一条经验就是,如果暂时没有思路或机会,就暂时不做决策,或者下一两步闲棋冷子,看看情况再说。不要因为焦虑而仓促决策,盲目行动,无用功只会使自己更焦虑。
光石法学苑:在成为律师后,真实的律师状态和您成为律师前所预期的一样吗?
袁立志:我印象中没有严重偏离预期的感觉,这可能跟我们那一代人比较看重工作有关。
现在的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自己的感觉,一言不合就离职,就转行。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无可厚非。
光石法学苑:在执业方向的选择上,青年律师如何发掘自己擅长的业务领域或业务类型?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袁立志:有句话叫“要在有鱼的地方钓鱼”。进一步说,要在鱼多的地方钓鱼。对于青年律师来说,要在将来“鱼”多的地方提前打窝。
光石法学苑:律师这一行业需要终身学习,您平时会选择什么方式进行学习?
相对于泛泛地读书,精读是结硬寨,打呆仗,似慢实快的读书之法。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第一性原理”,具体含义不是很清晰。照我的理解,精读就是按照第一性原理去读书,忽略表象,探求根本,最终要达到“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一句话说出问题的关键”的效果。
精读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林彪有句话,叫“读书处处有个我在”,我是非常认同的。“我注六经”也许在法学理论研究上有意义,但对法律实务工作意义不大。律师读书要用“六经注我”的态度。
光石法学苑:您为什么会选择深耕网络与数据法这一领域?有哪些艰难的时刻?
当时还面临一个困难,没有足够的人手支持我去拓展新业务,市场上招人也难,大厂可以不惜重金挖人,我则举步维艰。我不得不同时进行团队重组和业务重组,而两者互为约束条件。我运气好,用两三年的时间实现了目标。
光石法学苑:就您所在的业务领域,您认为当下法律服务市场是否已经趋于饱和?您认为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如何看待所谓的行业风口?是否会根据行业风口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或者执业方向?
光石法学苑:您经办的网络与数据法项目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可以分享一下您在扩展案源上做出的努力与成效吗?
光石法学苑:您觉得怎样的性格特点或者拥有何种品质的人适合成为一名律师?
有悟性的人,往往能够意识到自己对法律有悟性;而没有悟性的人,恰恰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缺乏悟性,因为他没有经历过那种对法律问题一眼看穿、豁然开朗的感觉。
袁立志:决定律师收入上限的因素很多,包括所在细分领域的市场情况和波动情况、所在律所的层次和体制、所拥有的市场资源、团队的整体实力、自身的专业水平等。
光石法学苑:在一线城市中,“996”“007”乃至“二十四小时待命”的工作方式几乎已成为律师行业的普遍现象,您认为律师应如何掌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 2021-12-22
- 2020-01-30
- 2021-06-26
- 2020-02-25
- 2020-03-22
- 2020-01-02
- 2021-07-28
- 2020-04-07
- 2019-12-29
- 2021-09-30